歷年特展
特展類別
香料
香料
108年度
泰雅族的瑰寶-馬告特展
特展期間 【108/06/26 ~ 108/12/10】
本次展示主題為烏來原住民泰雅族常用的天然調味料-馬告(山胡椒)的特色及其與族人生活上的關係。由於馬告的風味獨特,入口時的薑味會逐漸轉換成檸檬、香茅的韻味,豐富的層次感非一般香料可以比擬,因此另外設置了香料的體驗區,引領參觀者彷彿走進山林中,同烏來泰雅族人一同享受馬告這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獨特香味。


特展類別
傳統文物
傳統文物
107年度
重返‧泰雅-高茂源捐贈特展
特展期間 【107/11/10 ~ 108/03/28】
本次特展主題為烏來地方耆老高茂源先生所捐贈35件泰雅傳統珍貴古物及216張老照片影像,展覽現場彷彿走入歷史迴廊裡,時光倒流重返烏來過去生活文化的記憶點滴,藉由展覽合作連結烏來在地人文蘊孕更深厚的民族情感,透過文物傳達對原住民文化歷史記憶共振,引領參觀者走進歷史探索文化,觸動共同過往的記憶與故事,認識及欣賞烏來泰雅歷史文化的美麗與光輝。


特展類別
編織
編織
107年度
重返織路-泰雅織布與現代拼布的對話
特展期間 【107/07/23 ~ 107/.10/28】
本次展出是以游女士在拼布與織布的創作歷程為核心,娓娓敘述其早年從事拼布技藝,與近年將泰雅織布交相融合的過程,這其中她不僅重新認識與瞭解自己族群的傳統文化內涵與思想價值,她也用每一幅作品來演繹自己身為泰雅族的女性,如何重新拾回傳統工藝之美的心路歷程。每一幅作品都道盡游女士面對生命的轉折時,所展現的原住民族的韌性,並內化為旺盛的創作力,造就今日至臻純熟的織繡技藝。


特展類別
編織
編織
106年度
少了妳(SAORI)‧編織布玩的故事─高林美鳳.陳田玉妹雙人聯展
特展期間 【106/04/25 ~ 106/07/16】
本次特展由兩位編織工藝師─泰雅族高林美鳳女士及太魯閣族陳田玉妹女士均出生於傳統編織文化,傳統編織講究織紋技法的規則規範,而SAORI注重個人自由創意表達,兩位創作者驚艷於SAORI自由創作表達的精神且深深著迷,除了享受在SAORI自由創作的世界,呈現台灣原住民族女性織藝師與日本SAORI創作藝術所激盪出的創意能量。。


特展類別
油畫
油畫
106年度
生命之救援(浮木‧福木)─阿信‧沙華克畫作個展
特展期間 【106/08/05 ~ 106/11/05】
「族群」、「上帝」與「愛」是阿美族畫家阿信‧沙華克畫作中闡述的核心主題。家是生命的原鄉,是一種躲不開又揮不去的文化情懷,在一種記憶與血液裡的傳統裡反思與重構,漂泊心靈與文化回歸,複雜心靈的總體呈現,畫作中述說著過去對事,物,人,環境,一種回憶的,盼望的,特殊的情緒。


特展類別
虛擬實境
虛擬實境
106年度
穿越彩虹橋—泰雅神話虛擬實境特展
特展期間 【106/12/5 ~ 107/02/28】
本計畫擇定「彩虹橋」神話為主題進行延伸,故事大綱為透過一名現代烏來泰雅族女子追尋烏來失落已久的泰雅織紋及織布技藝,並努力學習傳統織布,最終重現烏來泰雅織布文化,女子在彩虹橋一端織布榮耀祖靈。在虛擬實境背景中,將運用本館進行數位典藏之藏品呈現其中,如傳統織布機、織布、泰雅傳統樂器等。


特展類別
藤編
藤編
105年度
藤編技藝與記憶 ~ 苗栗縣南庄鄉賽夏民俗文物館‧章潘三妹‧林福全
特展期間 【105/03/01 ~ 105/05/31】
新北市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與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兩館皆保有完善的藤編作品,各展示不同族群的藤編織藝。此次館際交流活動,除規劃展出賽夏族民俗文物館的典藏作品,並邀請烏來國寶級藤編工藝家泰雅族林福全與榮獲多項國家級工藝獎的賽夏族藝術家章潘三妹的作品進行聯展,除了相互觀摩、文化交流,希望透過豐富多元的作品,讓更多民眾感受到藤編織藝品散發出的美感。


特展類別
編織
編織
105年度
方衣物語文化特展
特展期間 【105/08/15 ~ 105/12/10】
傳統泰雅族社會中,女子的社會地位是以其織布能力來加以評價,若不會織布,則無法成家。傳統上泰雅族女子必須精通紡織的技能,才能紋面、缺齒而獲得象徵成年的標誌。故方衣的製作深受泰雅族傳統文化的影響。


特展類別
攝影/繪畫
攝影/繪畫
104年度
我是泰雅族特展
特展期間 【104/02/01 ~ 104/05/31】
透過藝術的形式來敘述故事可以讓說者以更多元的方式表達情感、激發想像及啟發各種可能性。本展以「我是泰雅族!」的計畫執行過程及成果為主要展出內容,該計畫是由2位美國Fulbright學者:一位是兒童教育心理學教授(Christine Yeh),一位是專業攝影家(Mikael Mowunna),至宜蘭縣南澳國小帶領學童以神話、美術創作以及攝影等方式來探索、發掘泰雅族文化的深層意涵。


特展類別
繪畫
繪畫
104年度
生生不息-米路.哈勇彩繪特展
特展期間 【104/07/29 ~ 104/12/20】
過去的族人在狩獵、織布、歌唱等形式中,透過獵具、織布機、語言等工具,顯現文化的質地,而米路.哈勇利用當代的媒材,藉由各種藝術的語彙詮釋泰雅(Atayal)文化珍貴的古老智慧,必須靠著族人們不斷地在現代社會中實踐,並淬鍊深層的意涵,使文化生命得以生生不息


特展類別
樂器
樂器
103年度
傳情達意的旋律-江明清泰雅族口簧琴樂器展
特展期間 【102/12/05 ~ 103/02/28】
口簧琴的聲響來自簧片的振動,吹奏時必須嘴型與氣流的變化來控制音階,簧數越高越難演奏,過去文獻對口簧琴的記錄中,僅記載到六簧,江明清先生製作出一至八簧琴,並於2010年受到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登錄為「宜蘭縣泰雅族口簧琴(製作及吹奏)」文化資產保存者。因口簧琴對泰雅族來說是具有獨特意義的樂器,其多簧的型制與文化意義更在世界口簧琴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故江明清先生期盼能讓大眾看見口簧琴的藝術之美,使泰雅族傳統樂器口簧琴技藝的傳習,能邁入整全性的深耕復振。


特展類別
攝影
攝影
102年度
「原住民生活影像展-八尺門再現2%的希望與奮鬥」關曉榮
特展期間 【102/07/18 ~ 102/09/08】
本期特展內容為攝影家關曉榮先生1980年代於基隆八尺門所拍攝之都會原住民作品為主,透過系列紀實影像的展出,除了希望吸引來到烏來的訪客進入博物館參觀外,同時也透過,更期盼促成在地民眾深入認識多元族群文化的當代歷史,不僅凝聚在地的族群認同,更進而積極參與博物館事務,達到單一民族博物館多元展覽與永續經營之目的。


特展類別
攝影
攝影
102年度
「永不褪色的印記- 田貴實臺灣文面族群特展」
特展期間 【102/09/11 ~ 102/11/10】
臺灣文面族群有泰雅族、太魯閣族與賽德克族三族,田貴實先生希望透過文面耆老的絕世容顏,看見文面所象徵的榮譽與責任,從這些消失中的臉譜,保留下原住民文面文化的歷史,使原住民族提昇族群自我認同、維護民族集體記憶,更希望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族群相互尊重,體會彼此文化的特色和繽紛的創造力。


特展類別
刺繡
刺繡
101年度
生命樹LIVING TREE-尤佑‧倍苓的織繡形色個展
特展期間 【101/07/21 ~ 101/09/30】
這次展題名為「生命樹Living Tree」,概念緣自一幅刺繡作品「茁壯」。這件代表作中,她化身一顆茂盛的大樹,一輩子為家人遮風擋雨,不畏強風,挺著枝幹而立。被風劈開的左枝幹,卻開枝吐新葉,猶如生命的轉折,也是現今後半輩子的寫照,傳達生命的韌性,內化為旺盛的創作力,造就日臻純熟的織繡技藝。


特展類別
水墨畫
水墨畫
101年度
遊山行藝-莊育桔的水墨風景個展
特展期間 【101/10/13 ~ 101/12/31】
邀請烏來在地藝術家辦理藝術特展,期能凝聚在地族人情感意識,培養在地藝術人才,成為博物館資源,並能吸引多元目標族群參館,達到民族博物館永續經營之目的。莊育桔早年飽覽峰巒幽谷,總能體察天地變化,相融於大自然中,如今返居故鄉烏來作畫,將長年練就的寫生功力,顯露在新作《烏來內洞》中,作者寫意描繪岩峭、繁樹、山櫻花、蕨葉,遠景處則望見山泉,宛若從雲中劃開,奔流入青潭,傳神展現烏來內洞的春景。


特展類別
繪畫
繪畫
100年度
「雅砌故鄉-周美花的秀林物語」
特展期間 【100/08/20 ~ 100/09/25】
故鄉,是周美花的創作底蘊。在多年離鄉的心境下,遠在花蓮的秀林鄉成了似遠猶近的心景。「雅砌故鄉-周美花的秀林物語」是周美花心繫家鄉的系列創作,她以彩筆與嵌飾,藉物抒情,砌畫鄉景,表述內心遙想的故鄉桃花源。暑夏之際,不妨像探訪山中的老朋友般,來趟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細細欣賞藝術家筆下的花果靜物、人物形貌,沉浸在心靈意會的那份感動,相信回家的行囊中,將是溫情滿滿的家鄉情。


特展類別
繪畫
繪畫
100年度
「愛未央-宜德思‧盧信的人生習作」
特展期間 【100/01/10 ~ 100/10/06】
早年深受表現主義大師梵谷的啟迪,並多年浸儒於日本審美的學理,深化了創作的格局;而近年在義大利修護古羅馬壁畫的經驗,再次擴大她的創作視野。在多元文化的薰陶下,周美花能深廣吸收傳統與現代的養分,融會貫之於油畫與壁畫的異質創作中。


特展類別
編織
編織
100年度
「傳習的印記-烏來織女的生命地圖」
特展期間 【100/11/19 ~ 100/12/31】
早在遠得無法回憶的年代,祖先的經驗庫就已植根在我們的腦內。
我們一直意識不到的這個潛能,卻經由織女們的探索,代代傳習。她們把圖樣織成毯子,溫暖了孩子們的心,
多年後又縫綴在花布上,留存為這個世代的印記,也構成她們的人生故事。如今,塵封的印記已然歷歷揭露,也將重現在往後的世代,不斷延續……

